LATEST BOOKS
棘胸蛙的生物學(xué)特性 (1)
一、外部形態(tài)特征 (3)
(一)體形 (3)
(二)四肢 (4)
(三)皮膚與體色 (5)
二、內部結構特性 (7)
(一)骨骼和肌肉系統 (7)
(二)消化系統 (9)
(三)呼吸系統 (11)
(四)循環(huán)系統 (12)
(五)泄殖系統 (13)
(六)神經(jīng)系統 (16)
(七)內分泌系統 (17)
棘胸蛙的生活習性 (19)
一、棲息習性 (19)
二、活動(dòng)特點(diǎn) (20)
三、食性 (21)
四、年齡與生長(cháng) (22)
五、生殖習性 (23)
棘胸蛙的營(yíng)養需要與人工配合飼料配制 (26)
一、棘胸蛙的營(yíng)養需要 (26)
二、配合飼料加工 (29)
(一)硬顆粒飼料加工 (29)
(二)膨化顆粒飼料加工 (29)
場(chǎng)地選擇與建造 (31)
一、場(chǎng)地選擇 (31)
二、養殖場(chǎng)的建造 (32)
(一)防逃與遮陰 (33)
(二)供水與排水 (34)
(三)養殖池的布局與建造 (35)
棘胸蛙的人工繁殖 (43)
一、主要環(huán)境條件與棘胸蛙繁殖的關(guān)系 (43)
(一)溫度 (43)
(二)光照 (43)
二、種蛙培育 (44)
(一)親蛙來(lái)源與選擇 (44)
(二)雜交育種 (45)
(三)雌、雄種蛙鑒別 (46)
(四)親蛙培育 (47)
三、繁殖 (48)
(一)自然繁殖 (48)
(二)人工催產(chǎn)繁殖 (49)
四、人工孵化 (52)
(一)孵化設備 (52)
(二)影響孵化率的生態(tài)因子 (52)
(三)胚胎發(fā)育時(shí)序 (54)
(四)孵化管理 (59)
蝌蚪培育 (61)
一、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61)
(一)清池消毒 (61)
(二)培育浮游生物 (62)
(三)人工餌料 (63)
二、蝌蚪放養 (64)
三、蝌蚪培育管理 (65)
(一)控制水溫與調節水質(zhì) (65)
(二)合理投餌 (66)
四、變態(tài)期管理 (67)
五、蝌蚪越冬 (69)
六、疾病防治 (70)
(一)氣泡病 (70)
(二)水霉病 (71)
(三)車(chē)輪蟲(chóng)病 (72)
(四)錨頭蚤病 (73)
(五)斜管蟲(chóng)病 (73)
(六)營(yíng)養不良癥 (75)
(七)舌杯蟲(chóng)病 (75)
(八)爛鰓病 (76)
(九)出血病 (76)
七、敵害防除 (76)
(一)昆蟲(chóng) (77)
(二)其他 (79)
八、蝌蚪運輸 (81)
(一)運輸前后的工作 (81)
(二)裝運密度 (83)
(三)運輸注意事項 (84)
幼蛙養殖 (86)
一、幼蛙收集與放養 (86)
二、養殖管理 (87)
(一)調節水溫與水質(zhì) (87)
(二)堅持“四定”投喂 (88)
(三)適時(shí)調整,分級養殖 (88)
(四)幼蛙馴食 (89)
(五)幼蛙越冬 (91)
成蛙養殖 (93)
一、養殖方法 (93)
(一)室外養殖池養殖 (93)
(二)室內集約化養殖池養殖 (95)
(三)半人工封溝放養 (96)
(四)資源增值性全野外放養 (98)
二、成蛙飼料 (100)
三、病害防治 (101)
四、捕捉與運輸 (107)
(一)捕捉方法 (107)
(二)運輸 (108)
棘胸蛙活餌料的飼養 (110)
一、蝌蚪活餌料的培養 (110)
二、棘胸蛙活餌料的飼養 (111)
(一)黃粉蟲(chóng)飼養技術(shù) (112)
(二)蠅蛆飼養技術(shù) (119)
(三)蚯蚓飼養 (125)
(四)福壽螺養殖技術(shù) (134)
后 記 (139)
Related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