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BOOKS
為了預防和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常見(jiàn)中草藥毒副反應,使人類(lèi)更好地、更科學(xué)地使用中草藥,充分發(fā)揮祖國醫學(xué)的優(yōu)勢,從而達到治療疾病,保護健康的目的,作者在參閱大量有關(guān)文獻的基礎上,結合50多年的臨床實(shí)踐,歷時(shí)20多年收集、整理有關(guān)中草藥毒副反應的資料,對如何預防和治療中草藥的毒副反應,合理使用有毒中草藥,編撰成《常見(jiàn)中草藥毒副反應與合理應用》一書(shū)。該書(shū)內容條目清楚,通俗易懂,言簡(jiǎn)意賅,便于掌握。既可作為廣大中醫藥愛(ài)好者的良師益友,又可作為中醫藥、中西醫結合醫務(wù)人員及醫藥院校的廣大師生從事臨床、教學(xué)以及科研的參考書(shū)。亦可為廣大中草藥愛(ài)好者、各類(lèi)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有關(guān)中草藥毒副反應的防治方法和相關(guān)信息。
上編總論
第一章概論
一、有毒副反應中草藥的概念
二、中草藥不良反應與藥源性疾病病因
第二章中草藥及其制劑毒副反應概況
一、中毒反應中草藥品種分類(lèi)
二、中毒原因
三、中毒途徑
四、中毒的毒物成分
五、中毒主要臨床表現
六、治療和預防
第三章中草藥中毒的臨床表現
一、過(guò)敏反應
二、中毒反應
第四章中草藥毒副反應的診斷
一、詳細詢(xún)問(wèn)病史
二、嚴格及時(shí)地進(jìn)行體格檢查
三、實(shí)驗室檢查
第五章中草藥毒副反應的預防
一、加強藥政管理
二、加強對醫者責任心和醫術(shù)的要求
三、加強對中草藥毒副反應的知識宣傳、教育和研究工作
第六章中草藥毒副反應的救治
一、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二、阻止毒物的吸收
三、促進(jìn)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四、解毒藥的應用
五、對癥治療
下編各論
第一章植物類(lèi)有毒中草藥
第一節生物堿類(lèi)
1.一葉萩
2.附子
3.川烏
4.草烏
5.雪上一枝蒿
6.博落回
7.鬧羊花
8.黃藤
9.百部
10.含羞草
11.延胡索
12.吳茱萸
13.益母草
14.洋金花
15.天仙子
圖 書(shū) 目 錄 16.白附子
17.半夏
18.天南星
19.麻黃
20.藜蘆
21.馬錢(qián)子
22.山慈姑
23.龍葵
24.白毛藤
25.山豆根
26.苦參
27.半邊蓮
28.石榴皮
29.石蒜
30.華山參
31.長(cháng)春花
32.罌粟殼
33.雷公藤
34.昆明山海棠
35.常山
36.喜樹(shù)
37.八角蓮
38.大戟
39.了哥王
40.巴豆
41.芫花
42.澤漆
43.煙草
44. 犁頭尖
45.地骨皮
46伸筋草
47.泡囊草
48.吐根
49.飛龍掌血
50.使君子
51.斷腸草
52.大一枝箭
53.大百部
54.文殊蘭
55.石龍芮
56.苦木
57.金果欖
圖 書(shū) 目 錄 57.金果欖
58.相思豆
59.娃兒藤
60.假黃皮
61.野煙葉
第二節強心苷類(lèi)
1.萬(wàn)年青根
2.香加皮
3.夾竹桃
4.八角楓
5.羅布麻
6.鈴蘭
7.福壽草
8.羊角拗
9.馬連鞍
10.蓮生桂子草根
11.白薇
第三節氰苷類(lèi)
1.苦杏仁
2.瓜蒂
3.桃仁
4.白果
5.郁李仁
6.腫節風(fēng)
第四節 黃酮、異黃酮苷類(lèi)
1.白英
2. 金背枇杷葉
3.魚(yú)藤
4.地瓜子
5. 金錢(qián)草
6.飛揚草
7.一枝黃花
8.三角草
9.野芋頭
第五節 醇苷、酚苷、蒽醌苷類(lèi)
1.紅豆杉
2.仙茅
3.水蓼
4.決明
5.望江南
第六節.皂苷類(lèi)
1.重樓
2.威靈仙
3.白頭翁
4.木通
5.狼毒
6.綿馬貫眾
7.商陸
8.毛茛
9.豬牙皂
10.仙鶴草
11.遠志
12.柴胡
13.皂莢
14.木鱉子
15.遠志
16.無(wú)患子
17.閉鞘姜
18.黃水榕
第七節 毒蛋白類(lèi)
1.天花粉
2.相思子
3.蒼耳子
4.蓖麻子
第八節蒽醌苷類(lèi)
1.虎杖
2.蘆薈
3.羊蹄
第九節 萜類(lèi)
1.澤瀉
2.烏桕
3.甘草
4.金鈕扣
5.大飛楊草
6.羊躑躅
7.醉魚(yú)草
第十節 揮發(fā)油類(lèi)
1.石菖蒲
2.細辛
3.艾葉
4.粗糠柴
5.生姜
6.葶藶子
7.赤芍
8.批麻草
9.千年健
10.乳香
11.大澤蘭
12.沉香
13.桔梗
第十一節 內酯類(lèi)
1.川楝子
2.苦楝皮
3.馬桑葉
4.樟腦
第十二節 其他有毒植物藥
1.山豆根
2.大黃
3.三七
4.馬兜鈴
5.馬鞭草
6.人參
7.丹參
8.天麻
9.瓜蔞根
10.祖師麻
11.蛇床子
12.干漆
13.大風(fēng)子
14.薟草
15.丁公藤
16.兩面針
17.獨一味
18.瓦松
19.蛇莓
20.棉花子
21.千層塔
22.藤黃
23.牽牛子
24.鴉膽子
25.甘遂
26.桄榔
27.荷包豆
28.蝎子草
29.魔芋
30.野八角
31.烏桕
32.白葉藤
33.白花丹
34.買(mǎi)麻藤
35.蝶豆
第二章 動(dòng)物類(lèi)有毒中藥
第一節 毒蛋白類(lèi)
1.蜂房
2.蟾酥
3.蜈蚣
4.全蝎
5.土鱉蟲(chóng)
6.虻蟲(chóng)
7.水蛭
第二節 其他有毒動(dòng)物類(lèi)
1.白花蛇
2.斑蝥
3.紅娘子
4.沒(méi)食子
第三章 礦物類(lèi)有毒中藥
第一節 含砷類(lèi)
1.砒石
2.雄黃
第二節含汞類(lèi)
1.丹藥
2.朱砂
3.輕粉
第三節 含鉛類(lèi)
1.密陀僧
2.鉛丹
第四節 含銅類(lèi)
1.膽礬
2.銅綠
第五節 其他有毒礦物藥
1.硇砂
2.白礬
3.硫黃
附錄
1.十八反歌訣
2.十九畏歌訣
3.妊娠禁忌歌訣
Related books